今年发的行业新规中频繁提到
机动车排放检验设备要实施“明管明线”
不少小伙伴还不清楚具体要求
那这篇文章可要认真看好了!
明管布置要求
1. 排气分析仪、不透光烟度计、氮氧化物分析仪等取样探头至分析仪样气入口应全程暴露可见,禁止埋设或隐藏于设备内部。对于地上架设管路部分,应处于视频监控系统可视范围内。
2. 管路应采用地上架设方式,可使用专用支架或桥架等设施固定,确保无遮挡、易检查。管路连接处需密封紧固,不得存在旁通管路。管路布置应避免过度弯折,不得私自延长采样管路,总长度及技术要求应满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明线布置要求
1. 排气分析仪、气体分析流量计、不透光烟度计、氮氧化物分析仪、转速计、气象站等仪器至工控机的通讯线路应全程暴露可见,禁止穿暗管、暗线敷设或使用无线转接设备。对于地上架设线路部分,应处于视频监控系统可视范围内。
2. 设备线路需直接连接至工控机指定串口,禁止额外转接设备,线路应重新布线并固定于专用线槽内。
3. 仪器端和电脑工控机端接口均需施加双向封签,封签由生态环境部门统一发放,封签损坏或更换需向生态环境部门备案重新申领,鼓励使用电子封签,加强预警。工控机未使用的串口、USB接口等需封闭并粘贴“禁用”封签。
管线标签与标识管理
1. 每条通讯线路两端(设备端、工控机端等)需粘贴标签,标明线路功能、编号及去向。
2. 工控机串口面板需标注对应设备名称,标签材质需耐油污、防脱落。采样管路至少每隔1米标注流向箭头及用途(如“汽油车排气采样”)。
备案与维护管理
1. 检验机构需对工控机、排气分析仪、不透光烟度计、氮氧化物分析仪和底盘测功机等设备的机箱内部每层集成电路板进行高清拍照,提交生态环境部门备案,设备维修、升级需改动集成电路板时,应向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后方可操作,改动后需重新拍照备案。
2. 设备检修维护、硬件升级需拆除封签或线路调整前,检验机构应向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后方可操作。调整完成后,由生态环境部门核验并重新施加封签,并详细记录维修、变动的时间、原因、操作人员等信息。
“明管明线”能够有效防止检验作弊行为,同时也便于行管部门监督检查,目前已有许多地区出台了改造指引文件,并已逐步开始“明管明线”改造工作,大家还是要以自己所在地区相关部门发布的文件为准哦!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我们深表歉意,请联系或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